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

大學生接受心肺復甦術訓練成效探究

(刊登於 2016年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學術研討會)

作者: 陳郁安, 許琬鑫, 許維邦 (平等澄清醫院)

研究目的
當一個人在倒地心跳停止後,若腦部失去血流超過4~6分鐘,細胞就會永久壞死。因此,如何在黃金時間內及早施行高品質的心肺復甦術(CPR),不僅醫療人員需要熟練,對一般民眾而言,也是必須學習的急救技能。本篇研究是希望探究社區醫學舉辦大學生CPR授課及實作訓練之成效。

研究方法
本研究採橫斷式問卷研究法,在20163月至4月期間,於中興大學舉辦兩場CPR理論授課及CPR安妮模具實作,對象是大一到大四選修軍訓課的男學生。課前發放前測問卷共5題,做為評估學生對於CPR的了解程度。作答完畢收回問卷後,開始上課和實作。課程結束再發放後測問卷及調查是否應用所學救助他人。其中問卷皆採無記名式,前後測試題相同。最後再用統計方式比較前後測成績,以評估學生學習成效。評估指標將以(1)前、後測成績比較;(2)日後是否有意願應用所學救助他人為依據。

研究結果
有效回收問卷前測81後測71。年齡皆座落於16~25之間。其中高達93.8%的男大生課前已有接觸過急救相關課程,而且大多是在高中階段 (高中65.8%國中30.3%大學3.9%)。經由統計Student’s t-test, 2 tails算出整體前測與後測有顯著上的差異(p < 0.05)亦即整體而言後測成績高於前測。另外,課後有52(73%)表示願意應用所學救助他人;2(3%)不願意17(24%)表示不確定

結論
透過CPR理論授課及CPR安妮模具實作的急救訓練課程,對男大學生的急救知識、技能與願意執行CPR的態度有良好之學習成效。期待日後能夠引導更多醫師走入社區,在社區多舉辦此類CPR教育訓練課程,將所學之專業及經驗分享與傳承至更多社區民眾,以期能夠及時挽救更多寶貴的生命。